中 文 版 英 文 版 网站地图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公司简介 功能平台 技术服务 生产力促进中心 人才招聘 中科论坛
中国离世界芯有多远

  -中关村:“中国芯”的排头兵

  中星微电子公司的“星光1号”、“星光2号”、“星光3号”,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方舟1号”、“方舟2号”,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1号”,这些彻底终结了中国无“芯”历史的名字无一例外都诞生在中关村,显然不会是一个巧合。

  王阳元教授说,如果没有20个年产值1亿美元以上的设计公司,芯片生产体系就难以支撑起来;如果没有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芯片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就难以形成。要建立强大的芯片设计基地和芯片生产线,必须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密集的客户群体,目前国内具备上述条件的只有北京、大上海地区(包括苏州等周边城市)和深圳三个地方。

  而中关村无疑又集中了北京的“天时、地利、人和”。据报道,美国《新闻周刊》日前选出了全球新兴的8个文化圣地,中关村名列其中。评选报告称,中关村是“一个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分析家注意到,人才是中关村发展的制胜之本。中关村是硅谷、新竹之外,全球华裔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中关村地区近50所高校和研究所,给这一地区塑造起了强烈的企业衍生特征。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每年都有大量学生留学海外,他们一方面可以向中关村介绍海外最新的市场和技术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留学生回国创业,大多也会选择中关村。被誉为“青年海归创业者领头羊”的邓中翰在“中星微”创业之初,就把总部设于北京中关村,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使公司随时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曾在加拿大、美国工作多年的李德磊博士1999年回到中关村创立了中芯微系统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就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舟”系列高性能芯片。回想自己事业的发展历程,李德磊无限感慨:“我不可能找到比中关村更好的环境了。”

  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中关村管委会留学生创业服务部也为归国创业人员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例如设立留学生创业园和国际企业孵化器,各类孵化器数量由1999年年底的10个增加到35至40个,孵化器总面积由9万平方米增加到30万平方米,可以为留学生提供廉价的厂地及办公区;建立了几千万元的留学生创业服务基金,最多提供30万元的资本金跟进;建立“一站式”的办公场所,企业注册登记时间由原来的两个月缩短到10天以内。这些举措对“方舟”、“星光”、“龙芯”等“中国芯”的问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与催化作用。

  中国芯片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透露出一个越来越强劲的信号:中国需要“中国芯”,需要打一场芯片设计的攻坚战,中关村是这场宏大战役的排头兵。文/本报记者吴涛

  -资料链接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集成电路(IC)技术向来是信息产业的两大核心技术之一,是现代信息生活的“芯脏”。集成电路在整机系统中的价值,已经从1987年的10%,上升到1995年的13%和1998年的16%,目前这一比重大约为23%。不仅如此,集成电路在现代国防及未来战争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军舰、战车、飞机、导弹和航天器中,集成电路的成本分别占到总成本的22%、24%、33%、45%和6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2页  转到: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1997-2008 版权所有
Add: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355号国际科技园一期6栋162
Tel:86-512-62889000 Fax:86-512-62889111 E-mail:szicc@szicc.com.cn